首页 »ÆɽÂÃÓÎ ÂÃÓÎÏß· 酒店信息 会议接待 ½»Í¨Æ±Îñ 旅游常识 »ÆɽͼƬ 留言版
Sorry, your browser doesn't support Java.
黄山旅游景点
 ·   世界遗产--神奇黄山
 ·   桃花源里人家--黟县
 ·   历史文化名城--歙县
 ·   清明上河图--屯 溪
 ·   道教文化之邦--休宁
 ·   黄山北大门--太 平
 ·   森林王国--祁 门
 ·   文物之乡--徽州区
 ·   佛教圣地--九华山
 ·   天下第一秀水--千岛湖
 ·   中国最美的农村--婺源
旅 游 交 通
 ·   列车时刻查询
 ·   航班时刻查询
 ·   汽车时刻查询
 ·   黄山景点地图
 ·   黄山景点里程
 ·   黄山客运索道
 ·   黄山景点票价
 当前位置:首页 >> 旅游景点
徽州区概况 唐 模 呈 坎 徽州文化园 潜口民宅
徽 州 区 概 况

  徽州区为黄山市三个市辖区之一。全区现辖4个镇、3个乡、1个街道办事处,国土面积440.7平方公里,总人口10万人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,地处“杭州—千岛湖—黄山”旅游热线要冲,南距市府所在地屯溪16公里,距黄山机场18公里,北与黄山风景区接壤,东距千岛湖40公里。素有“黄山南大门”和“沪杭后花园”的美称。

  徽州区是徽文化的浓缩之地,境内保存着徽派古建筑300余处,古建三绝(古祠堂、古牌坊、古民居)星罗棋布,有“徽派古建长廊”、“文物之海”的美誉。现有国保单位四处(潜口民宅、罗东舒祠、呈坎古村落、老屋阁和绿绕亭),全区国保文物拥有量全省第一。桐子山新石器遗址、呈坎明清古村落、潜口民宅、唐模檀干园、岩寺文峰塔、新四军军部旧址以及呈坎罗东舒祠(宝纶阁)、西溪南老屋阁、绿绕亭、八角亭等史迹与徽州文化园等景点交相辉映,光彩夺人。潜口镇蜀源村是全省首家休闲养生游基地。“徽州文物古迹旅游线”,是连接徽州区呈坎、潜口、唐模和歙县棠樾4座明清古村落的一条黄金旅游环线,集中展现了徽州古建筑古朴凝重、风姿卓绝的迷人风采。

TOP
唐 模

  唐模村,原为歙县所辖,现属徽州区。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。公元923年,汪华的后裔汪迁回故乡,起先居住在山泉寺。年近古稀的汪思立博学多才,精于天文地理。他用八卦相中了山泉寺对面的狮子山,而且那里有太祖叔举种植的大片郁郁葱葱的银杏树,认为在这里居住可以发子发孙。故汪思立率儿孙迁到狮子山居住。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劳动,先后建立了中汪街、六家园、太子塘等建筑物,逐步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。汪思立率儿孙重返徽州时正值五代年间后唐建立,诸侯纷争,强盛的唐朝已不复存在。汪氏子孙不忘唐朝对祖先的恩荣(即随朝名将汪华归顺唐朝后被封为越国公,死后谥“忠烈王”),决定按盛时的规模建立起一个村庄,取名“唐模”(一说按盛唐时的模式、风范、标准建立)。1087年,郡北许村的许贵一、许贵二兄弟俩因父母双亡,投靠唐模姑父家。经过几代繁衍,许氏比当地的汪、程、吴三姓人丁更为兴旺,成为唐模的大姓望族。但他们不忘姑父的收养之恩,仍沿用“唐模”这个村名。唐模村庄的形成、命名,是古代的徽州人重视风水与忠君思想结合的产物,深深地烙上了历史文化的印制。

  忠君铸造了唐模,尽孝则成就了名闻遐迩的檀干园。相传,清初唐模许氏有一位富商在苏浙皖赣一带经营36爿当铺,时称36典。其母想往杭州西湖游览,苦于山高路远,年老体衰不便成行。于是这位孝子不惜巨资在村边挖塘垒坝,模拟西湖景致,修筑亭台楼阁、水榭长桥,湖堤遍植檀花和紫刑,供母娱乐,并报答乡邻相助之恩。田园内遍植檀花,又有一泓小溪缓缓绕流,取《诗经》“坎坎伐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”之意而名曰“檀干园”。

  现唐模村以狮子山为支撑点,村的西南面有一方圆数十里的丘陵地带象形山;东、北、西面是广阔的小平原;越过狮子山7华里即为丰乐河。如今村中还保存着较完好的青石板路,一条小溪穿村而过,溪中有一座清代建造的高阳桥。过桥即见小溪南面的古银杏林。林前有太子塘,塘右侧有太子庙。紧依太子庙是一座典型的古徽建筑"状元府"。相隔一巷之地的是现台湾国民党要员许村玉的旧宅。过高阳桥沿小溪北面而下,有尼姑庵和许氏大祠堂。再往前便可见到闻名中外的唐模小西湖。越过小西湖,即见全国罕见的"同胞翰林"碑坊。八角亭、蜈蚣桥深深掩藏在郁葱的樟树林中。唐模村堪称为一座园林式古建筑物馆。

TOP
呈 坎

  呈坎古名“龙溪”,始建于唐,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位于徽州区府所在地岩寺镇西北10公里处。四周青山环绕,川河横贯村落,山明水秀,环境优美。

  呈坎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,已有1700多年历史。早在宋代被理学家朱熹誉为“呈坎双贤里,江南第一村”。整个村落按<<易经>>“阴(坎)呈(阳)二气统一,天人合一”的八卦理论选址布局。后人至今仍不解其中奥秘,村中仅明代建筑就有28处,有的房子楼高三层,门楼气派,显示户主当年的身份显赫,而那些精致的徽州三雕、铺了地砖的二楼,更让游人流连忘返。

  一进入呈坎村,便可以看到气势恢宏的宝纶阁,宝纶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原名“贞静罗东舒先生祠”,始建于明嘉靖间(约1542年),后殿几层,因遇事中辍,七十年后重新扩建。
  古祠占地五亩余,分前、中、后三进,五层山墙,层层升高,显得气势宏伟威武。第一进为仪门,仪门内是八丈见方的天井,天井两旁为廊庑,第二进为大厅,前方六根方石柱巍然耸立,石柱之后是二十四根圆木大柱,堂中四根大立柱一人难以合抱。上面檩梁重叠,横直交错,正中的冬瓜梁粗大庄重,现堂上还挂着一块匾额,上书“彝伦攸叙”四字,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书。大厅高大的板门照壁后又是一个天井,其后第三间才是宝纶阁。宝纶阁是整个祠堂的精华部分,相传主持续建此祠的罗应鹤,明万历间曾任监察御使和大理寺丞等职,深得明神宗庞信。罗“盖之以阁用藏历代恩纶”,故名“宝纶阁”,后来约定俗成地称整座祠堂为“宝纶阁”。宝纶阁由三个三开间构成,加上两头的楼梯间,共十一开间,吴士鸿手书的“宝纶阁”匾额高挂楼檐。天井与楼宇间由黟县青石板栏杆相隔,石栏板上饰有花草、几何图案浮雕。三道台阶扶栏的望柱头上均饰以浮雕石狮。台阶上十根面向内凹成弧形的石柱屹立前沿,几十根圆柱拱立其后,架起纵横交错的月梁。圆穹形的屋面和飞扬的檐角,梁柱之间的盘斗云朵雕、镂空的梁头替木和童柱、荷花托木雕,令人眼花缭乱,而又美不胜收。横梁上彩绘图案优美、色彩绚丽,虽历四百余年,至今仍鲜艳夺目历久不凋。宝纶阁左右两边为登楼的楼梯,登上三十级木台阶,只见楼上排列整齐的圆木柱,屋顶阁栅外露,饰以水磨青砖。此外为呈坎村的最高点,可远眺黄山天都、莲花两峰烟云。宝纶阁以巧妙的结构,精致的雕刻,绚丽的彩绘,集古、雅、伟、美为一体,堪称明代古建筑一绝。

  呈坎村里,有3街99巷300多幢民居和10余处明清遗址,其中明代建筑35处,清代建筑122处,祠堂、社屋、民居、桥、亭、更楼、过街楼遍布全村。小巷全用石板铺路,纵横交错,马头墙高低错落。长春社、挹秀桥、罗润坤宅、宝纶阁为村中风格迥异的古建珍品。汪闺秀家明代民居内的陶器水枧和罗会炳家的独木旋楼梯,更是别具一格。呈坎钟灵毓秀,英才辈出。三国时吴国孙权的大将吕蒙,老家就在呈坎,相传吕蒙死后,其同宗曾塑一金头,厚葬在村后的高山上,以吕姓命名为"吕金山",因吕蒙常在山头显灵,故又名"灵金山"。宋代这里出了龙图阁学士、吏部尚书罗汝楫与其子史志学家罗愿,被朱熹称为"双贤",曾有"呈坎双贤里,江南第一村"的赞联。清代书画家、"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,故里也在此地。

TOP
徽 州 文 化 园

  徽州文化园是集徽州文化之大成的大型人文景观,位于安徽省黄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内,205国道边,占地312亩,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,总投资5000万元。

  徽州,山清水秀,地灵人杰,素有“东南邹鲁”的美誉。徽州文化,博大精深,渊源流长,它和藏文化、敦煌文化并称中国三大地域文化。徽州文化园设计为徽派园林,以碑廊、碑亭、碑墙、碑园为主线,通过紫阳书院、徽商纪念馆、新安书画苑、古徽四宝斋、徽戏楼、徽菜馆、徽茶品茗阁、新安药堂等景区,集中展现徽州文化所代表的中国明清四百年历史文化精华,是融民俗风情、山水风光和历史古迹于一体的旅游观光、度假休闲、学术交流、文化考察的大型综合性文化旅游园区。

  建设徽州文化园是落实邓小平同志“把黄山牌子打出去”的重要指示和安徽省委、省政府“打好黄山牌、做好徽文章”“两山一湖”发展战略的重举措。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,保护历史文化遗产,丰富安徽旅游资源,创造“大黄山、大旅游、大产业、大市场”的局面,建设黄山现代国际旅游城市,带动安徽省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具重要的意义。

  徽州文化园的建设得到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关心、重视和支持,经叔平、回良玉、汪洋、王昭耀、杨多良、臧世凯等领导多次视察徽州文化园,要求给予大力支持,力争早日全面建成,尽快发挥效益。同时徽州文化园的建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热情参与,赵朴初、启功、邵华泽、沈鹏、刘艺、楚图南、佟韦、李铎、欧阳中石、艾丰等一大批当代著名书法大师欣然挥毫题词,为徽州文化园增添了璀璨的神采。

  二000年一月十八日,徽州文化园一期工程建成,正式对外开放,主要景点有:充分展示徽派建筑风格的五凤楼、古徽州文人学子习文交友的文化活动场所文昌阁,让您踏上成功之路的折桂桥,汇集了海内外大家名笔名作的楹联、牌匾、黄山碑林和最能体现古徽州文化品位的牌坊群,以及荟萃了徽派盆景精华的徽派盆景园等。二期工程紫阳书院、徽商纪念馆、新安书画苑、古徽四宝斋、徽戏楼、徽菜馆、徽茶品茗阁、新安药堂等景区及徽州民居、购物娱乐休闲区正加紧建设,力争早日建成,对外开放。

  徽州文化园内山清水秀,小桥流水,曲径通幽,是您山水观光、访古探幽、假日休闲、文化旅游的最佳去处。让您在清新雅致中领略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,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的绿色桃源。

TOP
潜口民宅

  潜口民宅座落在黄山第一峰-----潜口 紫霞山麓,地当宁、赣、沪、杭进入黄山之要道,依山傍水、环境优雅。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“全国优秀博物馆”,内有明、清两代最典型的各式古民居 、古祠堂、古牌坊、古亭、古桥等古建筑群及距今五百多年的古树、古井、古匾,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、 艺术和科学价值,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史和建筑学的珍贵实例,被誉为“我国明代民间艺术的活专著”,“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”,著名古建筑专家、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曾叹之日: “观皇宫去北京,看民宅到潜口”。

  中央电视台、安徽电视台等国内外新闻单位先后在此拍摄制作专题片及电影、电视剧,如《中华 文明五千年》(日本)、《八千里云和月》(台湾)、《无梦到徽州》、《王稼祥》、《血滴子秘史》等 ,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。

  “走不完的前程 ,停一停,从容步出;急不来的心事,想一想,暂且丢开”(善化亭楹联)。

  走进潜口民宅,犹如走进五百年前的徽州……

TOP
  黄山旅游咨询© 版权所有  
  地址:安徽省黄山市黄山中路百川财富广场A座902室 邮编:245000  
  电话:0559-2112770、13705592244 传真:0559-2112780  
  http://www.hstoday.com Email&Msn:[email protected]